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股东介绍 企业愿景 联系我们
二十大学习专栏
二十大学习角 二十大主题观影 历届党代会回顾 学习活动掠影
公司资讯
公司新闻 公示公告 行业动态
党代会学习专栏
学习贯彻情况 学习感悟 我的入党故事
公司业务
重点业务领域 主要业务模式 特色优势 业务案例
党的建设
主题教育专栏 最新动态 来川视察指示 党史学习教育 学习园地
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员工风采
人力资源
人才结构 人才提升 人才招聘

首页 > 公司资讯 > 行业动态

金租不发牌商租缓增长 行业要洗牌企业须稳健

作者: 发布时间: 阅读量:

近日,有媒体撰文称“金融租赁业洗牌在即?”依据是进入2018年后还没有一家新的金融租赁牌照发放。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2015年,分别有12家和11家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获得原银监会批准筹建,2016年该数据更是增至16家。但到了2017年,这一数据骤降至3家获批。而到了2018年,截至6月30日,更是没有一家拿到金融租赁的牌照。这说明,金融租赁牌照的发放已经放缓。

在牌照审批放缓的同时,金融租赁业的发展速度也开始放缓。根据2018年银行半年报统计,除中信金融租赁和苏银金融租赁外,上半年金融租赁公司赚钱能力均有所下降。包括工银金融租赁、国银金融租赁、兴业金融租赁、华融金融租赁、浦银金融租赁、光大金融租赁、皖江金融租赁在内的多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在10%以上,部分公司净利润下滑在20%以上。农银金融租赁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50%;哈银金融租赁则出现净亏损0.38亿元。

业内人士龙驹寨表示,对于一个小行业来说,洗牌并非值得炫耀的事。“大家说的洗牌有数量减少的含义,如果数量递减说明行业热情到顶了。其实融资租赁的行业热情两年前就到顶了。现在之所以没有出现数量急剧减少,是因为注销太麻烦了,如果注销很容易的话,数量会急剧减少的。”

龙驹寨透露,许多租赁公司对于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而言已经成了鸡肋,许多也是想等到年底转监管落地后看看到底是什么政策,如果希望不大了,很多租赁公司会注销掉,维护一个公司的正常存在是很繁琐的,并非放在那里不用管即可,其实是很容易被冻结的,比如工商不公示,税务不申报,境外公司不年检都会导致列入异常或黑名单等非正常状态,如果已经列入,此类公司已经是被冷冻的公司且毫无意义了。

与金融租赁牌照从2017年底保持至69家不同的是,融资租赁公司的数量却是不断刷新纪录。由中国租赁联盟、联合租赁研发中心、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10611家,较上年底的9676家增加了935家,增长9.7%。其中:全国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达到366家,较上年底的280家增加了86家,增长30.7%;外资租赁全国共10176家,较上年底的9327家增加了1439家,增长15.4%。

单纯从注册的公司数量看,融资租赁业似乎仍热度不减。但从业人士却直言“行业很冷”。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35万亿元,比2017年底的6.08亿元增加约2700亿元,增长4.4%,较2017年上半年同期的5.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而2017年上半年期增长速度较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9.7%。

而从行业景气指数看,2018年第二季度,融资租赁行业景气指数为28%,较第一季度的32%下降4个百分点。

据龙驹寨透露,截至上半年,许多租赁公司今年的投放仅有2017年全年的30%左右,“如果后半年没有显著改善,今年融资租赁行业业务负增长已成定局!”“做的没有原料,有钱的不敢做,不小心踩雷的更是六神无主、八面观望。”对于下半年的租赁业发展,龙驹寨如此表示。

但杨海田认为这“当属正常现象”。他说,从国际上看,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租赁业仍在继续发展。在我国,天津东疆、广州南沙、西安国际港务区、沈阳等几个自贸区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上海、浙江、山东、福建、新疆等地也取得新的进展。虽然,许多租赁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大,但从整个行业看,仍然处在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没有发生行业性和区域性风险的迹象。

不过,虽然没有发生行业性和区域性风险,但上半年,却不断爆出租赁公司踩雷事件,甚至有时十几家租赁公司同时踩雷。

9月2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开庭公告将包括租赁业明星标杆平安租赁在内的十几家租赁公司踩雷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一案公之于众。

根据裁判文书和被执行信息,记者发现,除了平安租赁外,踩上这颗雷的租赁公司还有:华融金融租赁、浙江海亮租赁、上海电气租赁、亦庄国际租赁、海尔租赁、华中租赁、富嘉租赁、东联租赁、芯鑫租赁、三井住友租赁、兴银租赁等。

杨海田说,融资租赁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选择,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不以人们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目前,一些部门对融资租赁的行业作用和存在的必要产生怀疑,一些专家包括业内某些资深专家也加入了唱衰融资租赁的行列,是没有根据的。

(2018-10-11 《华夏时报》,有删节)